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媒體素養向前走:玩樂高瘋世足
一、教案編寫人:台北市萬芳國小鄭智仁老師
二、教學時數:80分鐘
三、結合領域: 藝術與人文
四、配合教科書內容:自編教材(適用國小中、高年級)
五、對應能力指標:
1-1-4正確、安全、有效的使用工具或道具,從事藝術創作及展演活動。
1-3-1探索各種不同的藝術創作方式,表現創作的想像力。
2-2-7相互欣賞同儕間視覺、聽覺、動覺的藝術作品,並能描述個人感受及對他人創作的見解。
六、主題:樂高世足賽 青少年自製影片爆紅
七、新聞來源及本文:
毛瑞茲(FabianMoritz)不是一般的德國足球迷。他不在意本屆世足賽進球數相對較少,還希望英格蘭能好好表現。
這名19歲的青少年高中畢業考不及格,但他利用樂高小人重現世界盃比賽實況,在網路上造成轟動。毛瑞茲住在德國北部的拉岑(Laatzen),是跟父母住在一起,他在小小的「嗜好工作室」告訴《法新社》:「每個進球畫面要花2到3個小時製作。」他在這個房間熬夜到凌晨3時,製作最新的影片。「本屆世足到目前為止的比賽,表現都讓我不太高興,看這些比賽真的很痛苦。不過這對影片來說卻不賴... 比數若是4比3,做起來可能要花上超過1天。」
毛瑞茲的影片放在http://www.legofussball.eu網頁上,這些作品好到連英國的《衛報》都搶著和他簽約,希望他能替所有英國的比賽製作樂高影片,毛瑞茲也和《圖畫報》(Bild)協議,替德國隊的每場比賽製作影片。
「我的首頁1天就有超過34萬瀏覽人次,這實在太瘋狂了... 我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詢問,包括荷蘭、丹麥、日本、法國、瑞士、英國和其他國家。」毛瑞茲使用很耗時的停格(stop-motion)拍攝技術,3年前開始替當地足球隊漢諾威(Hanover)製作樂高比賽影片。停格是替影片中的每格畫面拍攝一張照片,過程中要用手移動樂高積木。每次進球最多需80張照片。
毛瑞茲對細節的刻畫相當驚人。樂高人偶做出球員動作,射門得分時觀眾會跳起來慶祝,有球員越位時,毛瑞茲還會用重疊畫面方式打上紅線。有些場邊球迷甚至拿著巫巫茲拉加油。毛瑞茲可不希望英格蘭太快就被淘汰。「如果英格蘭出局,那我就沒錢可賺了!」
(中央社德國拉岑法新電)
八、教學目標:
1.瞭解電影成像的原理。
2.學習手繪動畫組成動態影像技術。
九、教學重點建議:
◎教學準備
?預先下載或開啟「USA vs England in Lego」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gXo2nm2ODF0)
?請學生收集二分之一B5大小的單面紙,至少30張(在可裝訂的範圍內愈多愈好),裝訂成本。
1.觀賞「USA vs England in Lego」。
2.引導討論:
?這段影片和一般的影片比較,看的感覺有哪些差異?
?影片中的人物動作不是很流暢的情況,你覺得原因是什麼?
3.將新聞本文影印給學生,根據以下問題解析新聞——
?毛瑞茲做了什麼事?(利用樂高小人重現世界盃比賽實況,在網路上造成轟動)
?毛瑞茲利用什麼技巧拍攝?(停格(stop-motion)拍攝技術)
?什麼是「停格(stop-motion)拍攝技術」?(替影片中的每格畫面拍攝一張照片,過程中要用手移動樂高積木,每次進球最多需要80張照片)
4.介紹電影成像的原理:
?傳統的攝影機就像是超高速的照相機連拍一樣,在底片上留下一格一格的畫面,每秒鐘有16張,在播映時,因為人的眼睛有「視覺暫留」的特性,所以察覺不出畫面是由一張一張的照片所組成,而會以為是流動的影像。
?毛瑞茲也利用同樣道理拍攝影片,只不過不是用攝影機,而是照相機,此外樂高玩偶的動作須毛瑞茲手動調整,所以無法達到每秒鐘16張的速度,同時因為照片的數量較少,人物的動作不像攝影機拍的那樣細膩,所以看起來才會比較不流暢。
5.手繪動畫製作:
?請學生先構思簡單的劇情與人物(人物需有動作),例如小狗跑去追球,再把球叼回來。
?拿出單面紙本,在第一頁的頁面角落畫上簡單的人物及圖案。
?翻到第二頁,繼續在相同位置的頁面角落,接續第一頁的人物,根據劇情發展,畫出動作有些微改變的圖案。
?翻到第三頁,重複?、?的步驟,直到劇情設定的動作完成。
?將單面紙本從第一頁快速翻到最後一頁,觀察每頁圖案的變化,有不流暢的部分再回頭修改。
6.將完成的作品交換欣賞觀摩。
7.引導討論:
?哪一件作品是你覺得做得最好的?為什麼?
?有些作品中,人物的動作較細膩、流暢,你認為原因是什麼?
7.總結說明:
?製作手繪動畫的目的在於體驗電影成像的原理,只不過畫面是以手繪圖代替照相機或攝影機。
?傳統卡通其實就是手繪動畫的延伸,也是先畫出一張一張的圖畫,運用「視覺暫留」的特性快速播放,才變成流動的影像。
(本專欄與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傳媒與教育電子報合作)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