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滅蚊大作戰】文化館「等嘸人」 數十億建造空盪盪
在積極推動文化建設這樣的亮麗口號之下,這些年來全台陸續出現許多地方文化館,從北到南超過200間,您聽過哪些?又參觀過那些呢?「滅蚊大作戰」系列報導,今天要揭穿美麗口號所掩藏不住的蕭條現狀,我們發現不少是自動式管理,有要自己開門、開燈才能參觀,有的是感應式的,遊客走過才會亮燈,有的則是平時不開放,要預約才能參觀,跟著TVBS的鏡頭,帶您到各地文化館,看看總共花費數十億的文化場館,使用率卻是出奇的低。
遊客:「我沒有看到什麼,我就覺得裡面暗暗的,不想去,因為我自己一個人。」
遊客輕輕推門,從門縫只瞄一眼,就想逃,鹽水文物陳列館,營業時間門閤上,想參觀只能靠自己。
空盪盪的展示場,文物堆著生灰塵,幾張椅子擺著等嘸人,二樓甚至鐵門深鎖,連看一眼都難,低度使用的場館,受封「蚊子館」。
走一步,心就揪一下,遊客心情難放鬆,就怕下營產業文化展示館,給的驚奇變驚嚇,想有人導覽,必須預約掏錢請。
文化館管理人員:「有預約的時候,他們是自由參觀的,有團體他自己也可以參觀,對,就像說你需要解說,然我們也會做一些收費解說的服務。」
TVBS記者陳詩璧:「預約制度的、自助式的、或是只有替代役男的文物館,這些根據統計,從2002年到2007年,全台灣有200多座,花費的金額有數十億。」
學生黃子瑞:「雜草的地方就長得更茂盛,裡面就真的算是一個蚊子館,就是蚊子跟蟲都非常的多。」 甚至是只有替代役男看管的文物館,根據統計從2002年到2007年,全台加起來有200多座,花費金額高達數十億。
學生細細找,紀錄下每個蚊子館背後的故事,從父母、從居民口中,了解文化館當年榮景。
學生魏澤:「這個園區剛開幕的時候,是父親他帶我們去,然後那時候我父親還蠻年輕的,有一個扛著鹽的比賽,他還一個人扛一大袋的鹽跑了很長的巨哩,但是這一次去,他卻非常的沉默,但是我可以看得出來,他心情有一種落寞的感覺。」
負責督導的文建會,從地方政府,民間團體接手文化館後,想致力輔導活化,只是要改善還要再花大筆經費,說穿了,還是要用錢解決,就不知再投進的,會不會是另一個無底洞。
文章來源: TVBS
推薦網站: 侵占, 徵信, 徵信社, 婚前徵信, 婚姻挽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