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扭轉婚姻危機 教部推婚前教育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婚姻向來被視為終生大事,現代人卻徬徨於婚姻之外,晚婚族甚至不婚族大增。學者憂心,晚婚等於晚生等於少子、不婚等於不生等於無子,再多補助都扭轉不了少子化危機。



▲教育部長吳清基(中)14日公布「愛的存款簿」及「牽手練習曲」婚姻學習手冊,希望藉此協助民眾提升經營婚姻與家庭的能力。(圖文/郭晉瑋)

為了加強婚前教育,教育部發行「愛的存款簿」,民眾在縣市家庭教育中心參加婚姻教育活動,即可免費開戶。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若成天吵架,孩子也無心學習。除了愛的存款簿,教育部推出「牽手練習曲」婚姻學習手冊,希望促進家庭幸福,減少行為偏差孩子造成社會負擔。

認為未婚較快樂者逾5成教育部委託世新大學民調中心針對18歲以上民眾電話調查指出,7成民眾認為25至30歲為理想適婚年齡,9成民眾同意好的婚姻家庭生活十分重要,但僅有不到5成民眾認為已婚比未婚快樂。

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如萍表示,調查反映民眾普遍認同婚姻與家庭價值,卻遲遲不肯進入婚姻。其中又以女性對婚姻的信任度明顯低落。她主張,想解決少子化問題,應回歸婚前教育,讓民眾提早學習面對婚姻。

女性較不信任婚姻林如萍分析,華人的婚姻關係中,女性面臨的改變遠多於男性。新婚之後,兩人睜開眼睛,男性可能還與家人住在一起,女性的生活卻人事已非。現代女性學歷高、經濟獨立,婚姻的社會性功能減低,擁有靈魂伴侶才是結婚主因。

調查詢問民眾認為婚前教育的項目,多數民眾覺得「尊重包容」最重要,其次是「溝通」。林如萍表示,民眾希望婚前教育中學什麼,投射出現實生活伴侶的缺乏,調查反映現代婚姻最大問題在於包容及溝通。

林如萍表示,男女婚前容易被「和自己不同」的差異吸引,婚後差異卻常導致夫妻爭吵,婚前教育必須告訴民眾如何辨識差異、尊重差異,進而異中求同,維持長期婚姻關係。

婚後規劃需具體討論某一次針對預備集體結婚多對新人進行婚前教育時,林如萍要求新人合力繪出未來的婚姻生活藍圖,中間不能對話。活動進行時,女方在紙上畫上房子車子和兩個人,先生拿過筆後,在圖中添上兩個孩子。這時太太敢緊把筆搶回,將其中一個孩子改成一棵樹。

邀請兩人上台分享時,林如萍發現,許多夫妻認為雙方已經認識夠久夠熟,卻從未好好坐下來,具體討論對婚姻生活的規劃。她指出,婚前教育不只是坐下來聽課,而是希望給予機會,讓準新人們碰觸平時交往忽略的問題。

她舉例,婚前教育課程會拋出許多議題刺激新人討論,如「你最討厭對方家人中的哪一位?」,如果男方回答女方媽媽,就等於提醒女方,當男方進入女方家庭時,女方應扮演「做好球」責任,在母親面前製造男方的表現機會,在問題發生前先打預防針。

林如萍感概,1980年代後獨生子女多,過去「在家自己人打自己人、出外合力打別人」的手足關係消失,到了學校,同儕又處於競爭,人際溝通能力不足的獨生子女共組家庭後,婚姻成為人生的最大戰場。

維繫不易 離婚率高升婚前教育的缺乏,讓年輕人選擇晚婚或單身,面對不斷攀升的離婚率,林如萍比喻為「來不及寫婚姻訃聞」的時代。她指出,根據內政部民國96年統計,過去10年來離婚人口主要集中於婚齡未滿5年者,婚姻關係維繫不易,讓孩子成人後無法望著父母的背影前進。

林如萍表示,家庭教育法自92年第七屆全國教育會議後頒佈,規定各縣市主管機關應針對適婚男女提供至少4小時的婚前教育。然而法令辦理至今,卻僅有6%民眾知道此項規定。她期許教育部還要多多加油。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